其他
《中国气象报》刊发校长李北群署名文章:气象史研究推进气象现代化
往期精彩
今天,《中国气象报》刊发了我校校长李北群署名文章《气象史研究推进气象现代化》。特将全文转载如下:
气象史研究推进气象现代化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长李北群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多年灿烂的文明史。中国古代在气象观测和气象科学认知领域曾领先于世界,在世界上最早设立观象台,积累了丰富的气象观测经验,取得了许多令世人瞩目的成就。近代以来,伴随着工业革命的步伐与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我国先后出现温度计、湿度计、气压表等气象仪器,气象检测技术得以发展,并在20世纪初期成立了气象研究机构和气象业务指导中心。新中国成立以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气象事业快速发展,逐步形成了结构合理、布局适当、功能齐全的气象现代化体系,气象综合实力、服务效益、国际地位及影响力显著提升。研究中国气象史,总结历史规律,探寻气象现代化发展的基本逻辑,可为气象现代化发展提供经验与智慧,丰富创新资源,增强创新自信。
气象史研究揭示气象现代化发展历程
追古溯今,中国气象发展始终服务于政治、军事、经济和人民生活,其历史过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以农业生产与气候条件紧密相连为特点,服务于农耕等区域社会经济的萌芽时期;以气象观测和监测能力快速发展为特点,为农业建设、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提供重要支持和保障的快速发展时期;以世界上保障领域最广、机制最健全、效益最突出的气象服务体系的构建为标志,为中国气象现代化高质量创新发展提供助力的新时期。
研究气象史揭示中国气象现代化创新发展的基本逻辑,是增强中国气象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气象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特定的气象条件既是孕育地球生命的重要前提,也是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自然基础。中国从商周至明清,历代王朝都设有观测机构,进行气象、天文观测。研究中国气象发展历史,清晰透视其基本演进的基本逻辑:从气象服务对象看,从服务少数人向服务广大人民群众演进;从气象领域看,从服务政治、军事、经济为主,向服务军事、经济和广大人民生活等全面服务演进。从气象发展历程看,中国古代气象认识和实践富有智慧,近代中国气象引进创新曲折发展,当代中国气象进入全面快速发展阶段,实践“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创新气象”发展理念;从气象观测和气象服务创新看,从小众创新、精英创新向大众创新、精英创新与”草根”创新相结合的高质量创新发展转变。
气象史研究为气象现代化发展提供经验与智慧
气象史研究挖掘整理各种档案与文献史料,总结历代劳动人民的气象认识及气象应用智慧,有助于加快气象现代化的创新性发展。自古以来气候气象史与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紧密相连,社会文明的兴衰往往与气候气象条件变化密切相关。中国古代以农立国,而气候背景、气象条件直接决定农业生产状况。中国先民很早就认识到气候与农业的关系,在3000年以前的殷墟甲骨文中,就有雨、雪、云、风、雷、雹、霾等多种天气现象的记录。公元前2世纪,《淮南子·天文训》《逸周书·时训解》等典籍已记述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候,中国人对气象的认识已普遍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如《墨子》中记载:”为宫室之法曰:高,足以避润湿;边,足以围风寒;止,足以待雪、霜、雨、露。”至16世纪末,中国古人已经在农业生产、建筑、航海、军事等方面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应用气象知识的经验。这些气象知识及其应用智慧经验是推动气象现代化创新发展的宝贵财富。
探讨气候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社会变迁影响的规律是气象史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气象服务作为气象事业的立业之本、气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围绕各种需求向政府、公众、组织机构提供气象信息和工程技术服务的活动。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增强,统筹发展和安全对防范气象灾害重大风险的要求越来越高,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对气象服务保障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国务院印发《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要求,发展精细气象服务系统,提高气象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优化人民美好生活气象服务供给,强化生态文明建设气象支撑,以提供高质量气象服务为导向,坚持创新驱动发展、需求牵引发展、多方协同发展,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创新是一切变迁的终极根源和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气象史研究总结历史上的气象创新经验及创新范式,有助于气象现代化的创新发展。
气象史研究增强气象现代化发展的创新自信
相传三皇五帝之时就有天象气候观测活动。殷商以来,关于各种天气现象的记载就不绝于书,中国也成为世界上气象观测史料最丰富的国家,而距今1000多年以来的气象观测及气象灾害资料记载尤其丰富。其中不仅有重要的观象的记载,而且有距今300年左右的晴雨连续气象记录。夏商时期开始了天气占测,至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基本掌握逐月气候、物候特征,并利用这些经验预测天气气候。秦汉以后,天气预测经验知识不断丰富,至元代已总结出大量的世代相传的气象谚语。中国还是世界上最早划分风力等级和测雨量的国家,也是最早发明测风仪器的国家。西汉就发明了风向器,后来又发明了相风铜鸟。南宋数学家秦九韶在《数书九章》中演示天池测雨计算方法,是世界上最早的测雨理论和方法。中国传统气象科技,尤其是古人根据气候循环变化规律总结出的四时八节二十四气等气象领域的重大成果,为中国近代气象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总之,近代以前的中国气象科技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丰厚的积累和辉煌成就,是当今气象事业创新与气象文化传承的不竭源泉。
气象史研究可增强气象现代化发展的创新自信。新中国经过70多年接续发展,不仅缩短了近代形成的中西方差距,而且已建立起功能齐备、特色鲜明、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气象现代化体系。其间,中国气象科研、教育既学习吸收西方先进气象科技成果,又充分研究挖掘利用中国古代辉煌的气象文明成就,丰富气象现代化创新要素。竺可桢、王鹏飞、温克刚等一批大家前辈,他们潜心研究中国气象史,倡导古为今用,坚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气象现代化发展做出杰出贡献。中国气象现代化发展的创新自信,既源自优良传统、深厚历史积淀和经验,更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品格。因此,气象史研究探讨总结历史经验,展现辉煌气象成就、弘扬古今气象科学家的精神品格,有助于激发强烈的创新自信,推进中国气象现代化发展。
快来给南信大官微设“星标”啦!最近微信改版,公众号有没有“走失”的感觉那就快为南信大官微设置“星标”吧就能第一时间接收我们的最新推送哦动动手指头,我们从此不再错过!